基金公司股权激励浮出几大路径

日期:2017-01-29 来源:中国资本联盟

业内讨论许久的基金公司股权激励,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竟迎来各种创新样本。最早的万家基金借专户子公司试水股权激励,再有中欧基金首家真正从基金公司层面直接实施激励的大胆尝试,以及眼下火热的天弘基金所倡导的全员持股,基金业的股权改革已经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大型基金公司步伐仍显蹒跚......

近日,阿里巴巴正式入主天弘基金得到证监会核准,更让业内兴奋的是,天弘基金的股权结构中,员工合伙企业持股比例达11%,并且天弘的股权激励已经开始从高管级别向全体员工延伸。

自2013年以来,基金公司股权激励各种创新样本不断涌现。从子公司曲线持股到高管直接持股再到天弘的全员持股,曾经推之艰难的股权激励,如今,似有大面积铺开之势。

在股权激励全面铺开之际,大小基金公司股权如何定价、以怎样的方式持股适宜等等问题,仍难以一概而论。

天弘基金:全员持股样本

目前,天弘基金的股东中, 除了阿里巴巴、天津信托、内蒙君正和芜湖高新投资有限公司,还有4家有限合伙的股权投资企业持有剩余股权,分别是新疆天瑞博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天瑞博丰)、新疆天惠新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天惠新盟)、新疆天阜恒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天阜恒基)以及新疆天聚宸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简称天聚宸兴),分别持股3.5%、2%、2%和3.5%,总计比例为11%。

公开信息显示,这四家合伙企业每家均有4-5个自然人合伙人,其中多位为天弘基金高管。包括天弘基金总经理郭树强以及分管各业务条线的副总,陈钢、周晓明、张磊、宁辰,同时包括与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基金经理王登峰、刘冬、姜晓丽等多名基金经理。

统计显示,这四家合伙企业包括天弘的高管和核心员工共计将18人,相比于天弘200多人的员工总数,持股比例依旧不高。

对此,接近天弘基金的人士透露,未来将面向全体员工实施股权激励,从去年起,已经开始了与持股相关的资格答辩流程,绝大部分基层员工参与并将持股,一个月之后将公布具体方案,内容将包括究竟以认购还是以送股的形式持股,以及每股价格和持股比例。

 

以合伙企业形式间接入股

从持股受益人的角度来看,天弘是业内第一家将股权激励从高管推广至全员持股的基金公司。但从持股形式上看,以合伙企业的形式进行股权激励,天弘并不是第一家。

首家在专户子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万家基金,便采取的是合伙企业的形式。万家基金专户子公司成立时,以合伙企业的形式进行股权激励,万家基金专户子公司万家共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东结构为万家基金持有51%的股权,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35%的股份,上海承圆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14%的股份,而上海承圆投资管理中心为万家基金投资总监伏爱国等4名高管出资组成。

此后,以合伙企业的形式入股基金子公司从而实现基金母公司的高管股权激励计划,被多家基金公司效仿,包括东吴、万家、华富、国泰、易方达、广发、长信、东方、华安以及嘉实的子公司,一些公司如华安、广发等大型基金旗下子公司股权激励对象范围很广,所占比例很高。

此外,创金合信基金将是业内首家成立时即实施股权激励的基金公司。其股权结构中,第一创业证券持股70%,苏彦祝作为普通合伙人占出资比例34.95%的深圳市金合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30%。这意味着苏彦祝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有创金合信基金10.48%的权益。目前,该基金仍在走证监会的基金设立审批流程。

 

中欧样本:高管直接持有公募基金股权

中欧基金公司是高管直接持有公募基金股权的首家样本。

中欧基金4月份公告显示,经中欧基金2014年股东会决议,公司股东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百骏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将其持有的公司各10%的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自然人窦玉明、刘建平、周蔚文、许欣和陆文俊。此次股权转让之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保持不变,仍为人民币1.88亿元。股权调整之后,窦玉明和刘建平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9%;周蔚文和许欣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1%;陆文俊出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

此前有消息称,前海开源也将会实施高管直接持股计划,但最终该公司高管及员工是以个人身份持股还是组建持股公司方式,仍待证监会最终敲定。

但在前海开源基金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股权激励计划,并写进了发起人协议与公司章程。在规划中,公司注册资本将由1.5亿元增加到2亿元,增加的5000万元即25%的股本,将用作股权激励,主要激励高管和核心投研团队。事实上,前海开源的基金经理大多是董事总经理、联席投资总监,显示股权激励在这家公司已得到认同并悄然展开。

 

大、小基金公司态度迥异

目前,大、小基金公司对股权激励的态度迥异。一些中小型及新基金公司则选取了比较直接的股权激励机制作为招募及吸引人才的砝码,而大型基金公司仍偏保守。

不少大型基金公司和老公司都隶属于央企,股东对于股权激励意愿小,而且因为是国资背景,定价难也是一大问题,定的高了,员工不买;定的低了,有可能会引来非议,甚至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

因此,通过入股子公司曲线或者变相实施股权激励就成为了部分大型基金当下的主要选择。例如,嘉实基金旗下子公司嘉实资本4月份就发布变更事项公告,嘉实资本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加到3亿元,同时引入3个新股东,嘉实基金总经理赵学军及嘉实核心管理层成立的江源嘉略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出资4390万元入股14.63%,其中赵学军斥资1500万元间接持有嘉实资本5%权益。

无论大小基金公司怎样应对,如何推出适宜的股权激励计划,股权改革已成不容回避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股权激励被渲染的有些过了,参考海外的经验,成功的基金经理激励制度的关键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采取一定的股权激励,而是该公司的整体的薪酬制度是否合理,是否注重基金的长期业绩,是否一味强调资产管理规模,是否真正有利于基金持有人的长期利益。只要股东、董事会有比较明确的激励留才意识,完全可以通过“持基计划”或原有激励机制的优化与员工分享收 益,从而实现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持有人三方共赢的局面。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