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VC王求乐:一定要牢记这11条融资干货 最忌讳反悔

日期:2017-05-24 来源:王求乐 创业邦

这里面,我要强调一个名词叫做China me too,这是以前联想的一位朋友提出来的,我喜欢将其发扬光大。中国人喜欢跟风,尤其是跟洋人的风。美国人搞了一个创新业务,第一个中国人研究透彻后把洋人copy了,这叫me too。什么叫做China me two呢,就是第二个中国人看见第一个中国人干的不赖,自信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可以干个更好的,于是照着这第一个中国人的模样,二次复制,这就是China me too,但这第二个中国人如果研究的比较透彻,那恭喜他!如果研究的不透,照猫画虎性质的,那就岌岌可危。所以,我呼吁不要轻易去抄袭,一窝蜂地干同一个方向是要不得的。

7. To B的业务类型,在中国的机会越来越多。

以往在国内,2B的生意在中国本身能够做得大的不多,民间最大的可能就是华为,但是华为它跟VC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也就是说历史上VC在to B的领域,没有挣到什么大钱,因此大家对to B的领域势必会有一个惯性,会谨慎一些。

To B类型的业务,过去在国内做不大,原因有当然在于我们的土壤:

1)垄断结构下,小企业没钱买,大企业是大爷,很难做生意;

2)国内的原创技术,少之又少,确实没啥可投的!

但是这个局面最近有些改观,而且改变的速度越来越快,因为:

1)中小企业在国内的发展很快,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变化,这些企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试错的成本也低;

2)我们原创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所以to B领域过去的两个掣肘因素已经大大地缓解了。

六.VC看好什么样的团队?

大家都知道VC是看团队的,但真正看重的就是一个CEO,虽然其他的团队成员也很重要。

VC评估CEO时,在意哪些东西?

第一,会看你个人的历史,你过去所做的事情,跟你现在所从事的行业之间,有没有一些强关联。

第二,VC还会考察你的能力。有些创业者把自己吹的神仙一样,这需要考察。个人的观点,如果一个CEO能力很全面,固然很好,但现实地讲这是很难强求的,因此我们希望CEO的某些能力有过人之处。

第三,要看团队整体,特别是CEO本人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一般说,聪明人的学习能力要强一些;执行能力强弱,决定于CEO的个性。

第四,还要看CEO的心胸。心胸不够,这个企业一定做不大。有的创业者老板味太浓,这很不可取。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其实已经没有可以真的拿自己当老板的,千万不能今天还以为自己是谁谁谁,明天没准你下面的工程师就出去干另一个事情,过了三年没准他就会把你颠覆了,所以咱们也不老当老板,我们要有一种分享的精神,还要平易近人,跟团队能够打成一片。

第五,如果你有几个合伙人会更有吸引力,当然你也可以一边走一边搭团队。有些企业可能一上来就好多个创始人,无论这几个创始人相互之间怎么认识的、相互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其中不可规避的是会涉及到一个非常核心的股权平衡、话语权问题。我们其实希望团队里面能够有人一股独大。一股独大一定比平均的要好,一股独大那个人未必一定是CEO,譬如CTO占的股份最大也没问题,这个人他对于公司的生死存亡问题,要负最多的责任。除了股份和控制权问题,议事规则也很关键,特别是对相对成熟的企业而言。一言堂肯定有问题,毫无疑问,公司容易走偏,但是大家一团和气也不行,和和气气的也不合理。比较好的当然是和而不同,你们有争论,但是不管怎样总得有一个人说了算。CEO得有这种独断的能力和决心,一定要有这种意识,公司才能够真正的有力量,在决策上不会摇摇摆摆,能够顺利地往前走。柳总(传志)讲的方法非常有意思:核心团队讨论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放在桌面上摊开,开诚布公地讨论,讨论一次不行明天接着再讨论,一定要把非常关键的分歧点讨论清楚;讨论完了之后,如果还是没法形成意见,那么还是我说了算!

七.公司的估值,最终是各方谈判的结果!

1.融钱不是越多越好

通常一个企业需要多次融资。如果第一次融资额过高,相当于二次融资的时候,门槛就高了很多。如果你的业务做的非常成熟,你有100%的把握一定能做得更好,那可能还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一旦你的愿望落空了,并没有做到你预想的效果,你下一步怎么办?你在天使阶段拿了A轮的,你到A轮怎么拿?你再去融B轮的价格吗?如果你业务好,还有一定的支撑,市场火还可以,但是如果你业务量不行,前途就堪忧了。另外,如果融到了太多的钱,信心膨胀乱扩张,反而害了自己。所以融资要把握一个度,钱不一定越多越好。

2.股权出让多少合适

在早期的时候,比如天使阶段或者A轮,释放了10%、15%、20%股权,其实没有太大区别。重要的是你需要快速地跑起来,这比你花了三个月或者半年的时间,融到你想要的价格要来得更重要一些,这个讲的是估值本身的问题。

有几个建议:

建议一,关于话语权的问题。

总有创业者在盘算自己融资后,是不是还能够掌握51%的股份。在早期的时候,其实谈不上话语权,因为公司都是你的,我也玩不转,我也不跟你玩,所以你多释放一点、少一点,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把饼做大更重要。

建议二,时间成本是非常昂贵。

时间成本比什么都可贵,快速的跑起来比什么都重要,比你拿到多少钱,拿谁的钱,都要重要得多,为什么?因为你的机会成本是如此之高,你比别人早跑三个月,在北上广展开了,比你拿到更多的钱,跟他们一起在北上广展开要重要的多。虽然你今天可能看到的市场并没有竞争,但是那不代表市场就没有竞争了。据说周鸿祎曾经讲过:你怕什么的话,那么你一定会碰到!这话是有道理的,你所担心的东西一定会碰到,所以要快速地跑起来。

建议三,要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做长远的企业。

在过去来看,通常融资每一轮跟每一轮之间是一到两年的时间。当然了因为现在市场的竞争更激烈了,钱更多了,所以大家融资的节奏有可能会稍微快一些,有些人是半年就融一次,这也正常,有些人甚至做得好,几个月就融一次。

创业者要有一个规划。规划的节点是有里程碑的,比如说城市扩张到多少个了,或者说做了几个产品线了,或者有多少用户了,收入做了多少。但是在做规划的时候,不是跟VC讲故事,而是在你内心,你自己要把这个困难想得充分一些,天灾人祸每天都会碰到,所以要把困难想得充分一点,给自己留有余地。

之所以说长远眼光,因为这里面还涉及一个事,一个创始人如果在融资时表现的太“精“了,我们也不太喜欢。VC天生就是打算盘的,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你不能算得太精,你今天跟我精,明天跟你的下属精,你跟你的客户也会精。算盘太精,张力太大,不一定是好事。有胸怀的创业者,即使头一次创业失败了,再次创业时往往还能得到VC的认可和背书。

3.员工期权的设计。

这个期权值是多少呢?一般是10%到30%,为什么会差距这么大呢?如果你现在的团队足够完整,10% 就差不多。但是如果你的团队非常不完整,就可以适当的留大一点。其实期权发放的决定权基本上来说是创始人说了算的,你分给谁,你不分给谁投资人一般不会干涉太多,他只是需要知道你大概心里是怎么想的。

另外一个就是发放的范围,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好多公司都是一起打天下的每个人都分期权,这个话CEO可以讲,但是什么时候发放给小兄弟们需要想好。因为早期的团队其实是非常不稳定的,你从市场上招一个程序员,招一个销售,他可能明天就走了,对他们而言期权不值钱,他认的是工资。所以要把期权给重要的核心人员,还要知道给了他,最后他走人了你还能不能把期权收回来,如果收回来该怎么收回来,如果不收回来,又该怎么办。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