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大佬劳志明:交易的精髓在于对人性心理的掌控!

日期:2017-08-05 来源:劳阿毛

还有是支付方式,到底是用股、用现金,还是用资产,这里面也比较复杂,因为用股、用现金这种支付对于双方的利益着眼点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目前A股证券化收益比较大,还有一个是A股的并购很多都是跨界并购,而跨界的并购整合压力就非常大,整合压力非常大就意味着在支付上很难选择完全的现金支付,这样的话多数都是用股。但是考虑到风险控制的问题,一般也会用股份和现金的方式做折合,那在这过程当中比例占多高,这就交易双方在各自角度要做相应的博弈。

要考虑到支付能力,要考虑到对股价预期的判断,还有税费的缴纳等等,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说股份锁定,从买方角度肯定希望股份锁定时间越长越好,从卖方的角度,那就有他的利益问题,很多是36个月,但是36个月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发生牛熊市的转化。

那在锁定三年的前提下,用可交换债,用收益权的互换,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来实现双方交易。有一些交易简单的买卖双方,有买有卖,中间如果是没有资金的话,那有可能交易是实现不了的。当然了,从买方的角度是以过桥融资,也会衍生出很多投资的机会。这样的话,很多并购基金,或者一些结构化的产品,也随着市场的需求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同时也给同行带来很多其他的想像空间。

并购除了方案之外就是交易,并购是有买卖双方的,而买卖双方在并购里面的利益点和预期都是不同的,同时也需要经过审批。所以并购利益平衡最终最核心的是平衡,这个平衡既包括它的商业利益安排跟监管审批,也包括买卖双方商业利益的平衡,在里面怎么能够实现利益的平衡很重要。当然也包括跟其他相当于利益方,比如说债权人,比如说职工,比如说中介机构,比如说地方政府,基于交易博弈的属性,最大的特点,多数有意向的交易是谈不成的。尤其有很多交易,买卖双方有足够的意愿,那最终能够走在一起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当然这里边中介机构对于交易的掌控,对交易的达成还是能够增加一些概率的。

比如说:第一,设计出相对平衡的利益平衡方案;第二,在交易的过程中间合理管理和掌控交易双方的预期,让交易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而且让双方心里都有安全感,能够接受这种交易。因为交易是人和人的博弈,最终交易的达成一定是脆弱的平衡。脆弱的平衡对于什么有益呢?也就是说双方是可接受。如果一个交易的达成一方无比的兴奋,而另外一方相对比较失落,那交易的博弈是没有到位的。

并购中投行的作用也是多维度的,从参与性的角度,也有可能是融资的提供方。但从交易双方的角度,也可能是方案的专业设计者。那投行在并购中的作用,我觉得他也是分几点:

第一个层级最基础的,就是材料制作,等交易达成之后,给双方做资料,或者是进行相应的申报程序的履行,协助这个交易最后执行完毕,这是最基础的,对技术的要求不是那么高。

第二个层级是项目执行。因为并购跟IPO不同,并购是一个动态的执行项目的过程,无论平台时间是长还是短,在有限的时间里面,中介机构的工作要做协调,外部的沟通也要进行,还有比如说基于监管的申报,而这里面有些工作是可以并行的,有些工作是必须要有前后逻辑关系。

所以,并购的执行特别像一个没有彩排机会的舞台剧,它是不能够允许失败的。而IPO不行,IPO可以反复剪辑。在交易层面,对投行的要求就更高了,比如寻找标的、主导交易、过桥融资,寻找标的是寻找交易双方商业上诉求的标的,并不是简单的做供求信息的对比。

另外,在交易的过程中要起到主导交易的过程。“主导交易”这几个字说起来很简单,其实也很复杂,因为交易体现了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对交易的过程人性心理有掌控能力,你要是真正能够读懂交易双方语言背后真正的诉求,你要知道交易的诉求如何掌控,什么时候要加油门、什么时候踩一脚刹车,有些交易太慢不行,资本市场瞬息万变,但是太快也不行,因为太快的话博弈并没有充分,在交易达成之后很多问题又会转回来。还有过桥融资,并不单单投行贡献智力,也需要贡献你的钱。在现有市场环境下,投行机会很大一部分是在于你真正给客户提供市场化能力,或者你有没有能力把你的小客户培养成大客户。

所以有经验的投行才能跟企业走得更远,在这过程中间对产业的持续能力,挖掘出价值投资的点,还有资本介入能力,还有交易执行能力,能让看起来不可实现的交易在现有的法律和市场框架下能够实现,同时实现企业和投行共同的成长。

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为华泰联合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劳志明在“共赢产业并购大时代”论坛暨第十一届新财富金牌董秘、第八届新财富最佳投行颁奖典礼上的演讲文字整理。已经嘉宾确认。)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