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手握超过180亿美元,中国成功投资人之一的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最近的一次半公开露面是出现在3月华兴资本“一π即合·华兴π对”CEO 峰会上。
为什么称之为“π”?在华兴资本CEO包凡(微博)的理解中,投资、并购、创业这些热门主题特别像π的含义,无限不循环,有着“瞬息万千的变化,前仆后继的超越,不可限量的极致“。
围绕投资、并购、创业这些话题,包凡也过了一把记者瘾,在自己的“地盘”上,让张磊道出了自己的投资哲学以及对创业者的中肯建议。
作为一家被媒体评价为“早期意外发现金矿的神秘男子领导的神秘公司”,高瓴资本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在很早的时候就投资了腾讯、百度、京东、去哪儿、蓝月亮、万得资讯等一批顶级企业,去年又成功推动了腾讯战略入股京东以及京东上市,打出了一记资本的“组合拳”。
华兴资本也是这记资本“组合拳”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去年底,在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包凡笑意盈盈地说,“腾讯3月入股京东以及随后京东在5月成功IPO的组合拳,算是2014年华兴最成功的案例。”
此番“一π即合·华兴π对”CEO 峰会上,在包凡的追问之下,张磊道出了几年前投资京东的秘密:在众电商公司追逐淘宝的轻资产模式,暗地里在做重资产模式时,只有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和他自己的理念一致:即通过重资产模式建立长久的护城河,并且刘强东敢于将这一想法真实地表达出来。“所见即所得”,张磊如此评价他常挂在嘴边的“老刘”。
“帮创业公司解决多一些利益风险,给创始人一点机会把自己最真实、最有追求、最有想法的那一面表达出来,”张磊这样总结自己作为投资人如何为创业者增值而不是帮倒忙。
在投资的过程中,张磊更看重的是让创业者做控制权的设计。在他看来,早期创业过程中永恒不变的游戏就是变化本身。创业者最大的风险是不变。
他的投资哲学是,如果做好对控制权的设计,可以让创业者心无旁骛地冒险。“如果他不去冒风险,意味着实际上是股东在冒最大的风险。”
去年3月腾讯战略入股京东,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一起成功并典型的并购案例。另一起则属今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两家打车公司宣布合并,而高瓴资本也是滴滴的股东。
这两种不同的并购初衷,也暗合了张磊推动并购的套路:一种是双方带着不同基因的公司如何能走到一起整合产业链,变化出一个更好更新的产品组合;另一种则是并购能避免无谓的资本损耗,将节省出来的资本用于扩大新业务线。两者的要义都是要创造新的更大的价值。
对于新的创业者,张磊也给出了一些切实中肯的建议。“广积粮、深挖墙、缓称王。”他特别强调“深挖墙”,这也是他一直欣赏的美国投资家巴菲特的理论,不断去构建,巩固自己的护城河。
“不断地重新去想,你的护城河在哪里,你每天早上起来多做一天的工作,是不是在增加你的护城河,还是在减小消耗你的护城河,每天都问自己这个问题,before
you go to work, ask yourself。”张磊如是建议。
以下是对话实录:
包凡:张磊是投资行业传奇人物,我知道你最传奇的是投资京东,我想问下当初你是怎么认识刘强东的?
张磊:我们是在一个大会听演讲认识的。高瓴资本是研究型的,我们一直在研究电商,当时要在中国找一些主题。2008年时,本来是找几家大的传统企业想说服他们分拆电商让我们来投资,然后所有的传统企业都说你们这帮小屁孩懂什么啊,根本都不懂,都不理我们。最后找到了京东,我们就这样认识了。
包凡:做电商的也不只它一家,你为什么就选上了刘强东呢?
张磊:首先,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另外,刘强东比较诚实,所见即所得。当时大部分的人搞电商可能都跟资本市场学到几句话,比如轻资产模型,每个人都说自己是轻资产的商业模式。但是轻资产模式已经被淘宝、阿里做到极致了,没什么太大的机会。
我们是在想找重资产的企业,有人是真的在做这种事,但做的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这么做的。只有刘强东很认真地跟我们讲想做这事。我觉得还挺好,一拍即合。
包凡:你当初投的时候投了好多钱,当年那个环境里面(腾讯科技注:2010年),老虎基金进入的时候曾经来找过我,还问我估值是多少钱。我拍个脑袋跟他说2-3亿美金之间,后来他按这个价格投进去了。不久之后你杀进去的时候是10亿美金吧。为什么当时下那么大决心?在那个年代一把投3亿美金,在中国投资行业里面没有听到过。
张磊:2009、2010年的时候,一个项目在早期时候投3亿美元,这种情况确实是比较少。实话说,老刘找我投资的时候也没想要3亿美元。他融资的时候是说一个非常小的数字(腾讯科技注:刘强东提出要融资7500万美元)。我们算了一个账,当时感觉,这个生意如果不砸钱是看不出来行不行的。
我就跟他说,要么不投,要投我们就投3亿美元。要投就要有这个机会,我们也非常地坚持。最后这个账算完后,他们同意了,那一轮总共是3亿美元,主要是我们投的,有一点点别人投的。
包凡: 京东是拿了你3亿美金以后,某种程度上是不是也影响了它未来的打法,它未来做事的节奏?
张磊:我觉得是敢于更好地表达自己。以前很多人有很多想法,但是都羞羞涩涩地表达自己,或者说局限地表达自己。我觉得作为资本家,我们做的事实际上是有时候觉得挺惭愧的,其实我们没做什么事,老说自己是投资,但我们的增值一直很有限的。
我对增值的定义主要有两点:
第一,先别帮倒忙。怎么做这一点呢?
主要是怎么解决掉多一些的利益风险。怎么让这帮人做到大家利益都一致,想法都一致,别都搞短期的,给创始人一点机会把自己最真实、最有追求、最有想法的那一面怎么能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花大量精力就来干这件事。
我相信老刘自己有一个很大的想法来做事情。我们一起投京东的股东,都是非常长期、非常有理想的投资人,不管是在我之前还是之后的跟我们一起投的股东,我们大家都有理想,给了我们一个更好表现自己的机会。
第二,我投资的很多公司都坚持公司去做公司的控制人,要做对控制权的设计。
我认为创业一定是要冒风险的,如果他觉得冒风险是有代价的,或者老有人在董事会看着他,他就不敢去冒风险。
早期创业的过程中这个永恒不变的游戏就是变化本身。那么,创业者最大的风险是不变,他不去冒风险实际上是股东在冒最大的风险。所以,我们做的所有的事就是让他去冒他应该冒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让创始人去设计对公司的控制权。大家知道最终不管你决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这是我们的理念。
包凡:红杉资本董事长迈克尔?莫里茨最近发表了一个评论。他说美国的科技行业已经进入了泡沫阶段,而且泡沫也许很快就会破掉,张总你觉得呢?
张磊:估值过高(overpay)如果是一两年或者三五年,我觉得是可以的。我觉得不好的是估值过高的泡沫气氛使大家做了一些更短期的事,或者是更多地怕自己overpay 100%,公司归零了,这是overpay最害怕的一个泡沫状况。
包凡:最核心就是不怕投贵的,最主要的是选对公司,选错公司就是什么都没了,0跟1的区别,我也相当认可这个理念。这几年互联网并购相当活跃。去年,我有幸和张总合作促成了京东和腾讯的战略合作,是一个特别好的双赢的并购交易。今年滴滴、快的合并,张总也是滴滴的股东。从投资角度来说,你是怎么看这个并购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