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是“选择”理论的重要内容。
如果:
A、项目
有不止一个项目。其中每个项目,预期的盈利水平不同。
B、投资
有一笔投资。这笔投资“能够、而且只能”投资其中一个项目。
其实仍然像向前面说的话,所谓“机会成本”以及其中的投资、项目、盈利等等,都不仅限于商业项目,而是涵盖于人们所有生活。只不过我们这本小册子说的机会成本,仅仅限于商业项目。
在上面那些条件的限定下,机会成本,就是当投资某个项目以后,如果观察没有被投资的其他项目,如果被投资,各自可能产生的收益。那么其中可能产生最大收益的那个未被投资项目,可能产生的收益,就是被投资项目所产生的收益的机会成本。
简单说:由于做某事而放弃另一件事,从而失去另一件事的收益。失去的收益,就是做某事而获取的收益的机会成本。
例如某个100元的投资,有A、B、C等3个可能投资的项目,分别可能盈利:A项目20元、B项目30元、C项目50元。
那么,如果从财务成本看,投资这3个项目都是盈利,区别只是“盈利多少”的问题。
可是如果从机会成本看,就不能这样说了。如果投资C项目,从财务成本看盈利50元,而从机会成本看,就要减去由于没有投资B项目而少收入的30元,因此仅仅盈利20元。
如果投资A项目,从财务成本看,盈利20元。而从机会成本看,就要减去由于没有投资C项目而少收入的50元,实际是亏损30元。
还可以有一个推论。在上述限定的条件下,从财务成本的角度看,同一数量的投资,盈利项目可能不止一个。可是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盈利项目却是唯一的。
2、怎样盈利
在私募股权投资盈利模式3个问题中,“怎样盈利”有两种。即:“资本利得”和“资本评价”。
资本利得,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企业通过生产和经营获得利润。利润致使资本增值,就是资本的利得增值。
资本评价,就是资本市场(例如股票市场)对资本价值的评价。如果资本市场对资本的评价价值高于资本的实有价值,高出的部分,就是资本的评价增值。
市场对资本的评价,是以“货币”的方法进行,即“货币选票”。
这也就是说,所谓“资本增值”,有“利得增值”和“评价增值”。
资本利得,可能进一步演化为资本评价。
然而资本利得却是资本评价的基础。因为资本评价的唯一标准,是资本的盈利能力。所以如果资本利得不好,即,资本盈利能力不好,市场对资本的评价就一定不好,这个资本就得不到市场的货币选票。
资本利得可能演化为资本评价,资本评价也可能影响资本利得。但是并不是说,任何项目都必须资本利得和资本评价同时存在。
资本利得,是资本的内源盈利;资本评价,是资本的外源盈利。
这也就是说,所谓“资本增值”,有“内源增值”和“外源增值”。
对私人股权投资(以及任何其它投资)来说,固然也要利得增值(内源增值)。但私人股权投资更为看重、而且是主要增值目标的,是资本的评价增值(外源增值)。
3、盈利变现
盈利后,怎样把盈利变为现实的利益(例如变成现金)?
通过资本利得和资本评价,使投资商获得收益,就是盈利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