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投资者与谁对赌,不论是什么形式的对赌,也不论是什么内容的对赌,只要这样的对赌不是显失公平的,而是双方心甘情愿充分博弈之后的一个结果,那么我们应该充分尊重这样的选择和决定。
在新三板挂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对赌协议的背景、形式、主要条款可能引起的后果以及存在的风险交代清楚,那么就跟前面提到的股份代持问题一样,如果企业愿意承担信息披露可能存在的后果,如果投资者也能够认可这样的协议,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刻意禁止这样的行为。
对赌协议本身的制度设计并不神秘更不可怕,只是我们一来妖魔化了这个东西二来对他所带来的破坏力有着不可预知的恐惧,当然这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我们信息披露透明度的不自信以及我们商业信用的空白。
创业板推出之时,我们曾经就有很多从业人员要从某种程度上阳光化对赌协议,我们还是以某些愿意没有认可,那么现在又有了一次新三板制度的机会,那么没有理由我们做一个大胆的突破。要突破就要突破的彻底大胆,不要留尾巴也不要留后遗症,就要充分相信信息披露的功能和商业博弈的力量。
最后总结一下,小兵的观点是在新三板挂牌制度设计中,已经没必要再对对赌协议进行什么限制或者收一半放一半的考量,对赌协议问题就应该放开,当然前提是必须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让投资者能够看清楚对赌协议可能带来的影响。
七、持续盈利能力
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审核实践的摸索,最后证明我们以闭门造车的心态和刻舟求剑的眼光,来判断一个在商业竞争洪流中发展的企业是不是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是一个很大的伪命题。
于是,我们在改变自己在调整自己,我们强调监管机构不再刻意关注企业是否存在持续盈利能力。而对于股转系统来说,作为注册审核制的一个试点,那么对于这个问题的改革至少现在看来更加彻底,那就是不再对挂牌新三板的企业财务指标进行硬性的规定。
然而截止到现在,我们来统计已经挂牌的新三板企业,财务门槛的指标是越来越高,能挣多少钱仍旧是绝大多数参与者判断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挂牌的最核心最基本的一个标准。对于财务指标的依赖或者说溺爱,是监管层管理者、中介机构从业者以及企业家仍旧不能改变或者改变彻底的一种观念。
当然,从企业发展轨迹来讲,企业这个时点的经营状况至少反映了企业历史的发展经营情况,同时也展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基础和潜力。至少,在一般情况下,在同等情况下,我们是有理由相信目前盈利能力好的企业未来的发展可能也会好的,至少这样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从风险控制和责任边界的角度来讲,我们更加偏好盈利能力强的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样的企业未来出问题的几率就会小很多,出事的几率自然也就小很多。
虽然我们有这么多的理由,但是我们也必须跳出对财务指标的这种过分的偏爱,我们可以把这个指标看作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是不能过分的渲染和溺爱,那就是不符合一个正常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规律和要求了。
股转系统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一直强调不对挂牌企业财务指标进行要求,并且欢迎暂时亏损的企业来挂牌。
对于推荐券商来说,我们要有一种投资的心态来做新三板的挂牌,如果某一家企业目前非常不起眼但是未来成长成了一家伟大的公司,而这家公司是某个券商推荐的,那么这个券商绝对是有江湖地位的,是很牛逼的。当然,谁都想建立自己独一无二的江湖地位,谁都想牛逼一把,但是这样的成就是需要长期的付出、需要理想 的思考、甚至是一种说不清大不明的大智慧,或许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运气。
我们判断一个现在亏损的企业是不是以后会有很好的发展,我们需要做很多的调查和工作,至少我们要搞清楚以下几个事情,以证明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判断是靠谱的。比如:
①企业所处的行业是怎样的,这可能只需要新三板的参与者并不够,还需要行业研究人员做大量的研究工作才行。
②企业的管理层是怎样的,是不是对这个企业有着充足的信心,是不是把全部身心和经历都用在这个企业上,这个管理团队是不是人心很齐等等。
③我们有没有独到的眼光和智慧看清楚这个企业未来的三年或者五年,或者说我们有没有勇气或者担当来陪这个企业一起往前走,承担风险或许也分享收益。
剩下的,或许我们就交给运气吧。
八、财务审核
在IPO审核对于财务问题的核查仍旧在只有更严没有最严的道路上延续的时候,对于新三板财务审核的问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度以及怎样的一个边界,确实是一个值得好好思考的问题。
众所周知的原因,新三板的财务审核肯定不能跟IPO的审核相提并论,甚至是一点都不能比,毕竟审核的理念以及每个企业的发展态势和财务根基是完全不同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新三板挂牌企业毕竟也是公众公 司,挂牌需要的审计报告也是需要具有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因此,新三板的审计报告也需要具备基本的审计规则和财务要求。
在实践中,目前审计机构对于新三板审计报告的要求和责任边界,或者基本的执业规范是没有明确的理解,甚至有人提出可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也就是说如果有的会计师事务所要求很高而有的事务所要求相对低一些,那么可能后者会在一段时间里获得更多的业务。
对于新三板的审计要求过高的确在现实中会有问题。比如项目组,说一个项目本来收不到什么钱,结果要做这么多的审计工作,处理不讨好。对于挂牌企业来说,听说别的审计机构要求很低工作量表不大,而这里却要配合大量的调查工作,企业很是有意见。还有对于市场来说,目前的一些制度缺失也不是完全能够把要求高一些 或者低一些的审计报告给完全区分开,除非那种会计科目都会错了的十分离谱的审计报告。
对于小兵来说,个人觉得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1、对于审计机构来说,既然是为一家即将成为公众公司的企业出具审计报告,那么审计的基本原则还是要严格遵循会计准则,并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保证反应的是企业经营的真实信息,同时保证企业经营信息能够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反应。个人觉得这是审计的一个底线。
2、 对于监管机构来说,也需要后续出具一些制度能够对一些审计机构的质量进行测评和判断,当然后续的企业分层制度以及相关市场化的制度也有可能起到评价企业审计质量的作用。这样可以让一些审计质量差的报告“裸泳者现”,那么以后这样的机构就会逐渐被淘汰,那么曾经严格要求自己的企业现在的坚持和委屈或许以后来 看才没有白辛苦。
3、 当然,这里还需要强调一点,那就是会计师对于审计要求的高低是对某些核心问题核查标准的把握,而不是对一些细节问题的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审计机构,是看似要求很高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可能并不一定就能够真正关注到了企业真正的财务风险,那么就是做了很多工作并没有真正起到审计的目的,那么这样的 “高要求”就是负能量的。
作为中介机构,应该充分理解并尊重新三板企业的形态和新三板市场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服务工作。审计机构应该杜绝以IPO的心态做审计,也应该杜绝什么问题都可以商量的心态,真正做到有理有据,以“抓大放小”的基本要求控制企业财务风险,鼓励企业挂牌新三板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