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融资术

日期:2017-02-20 来源:傅硕

6年来(2007—2012年),万科合作、收购企业数量之多,金额之大为行业之最。作为上市公司的万科,在统筹这些合作的过程中,亦变成了“以投资银行业务为中心的金融产业平台”。

最近三年中,万科新设、收购公司耗资更高达440亿元。由于涉及公司众多、累计金额巨大,收购资金的来源和结构极为引人关注。

先来分析是什么原因促使万科走上合作开发道路?

首先是缺现金。房地产企业有个共同的尴尬现象:有利润,无现金。因为房企需要维持2至3年的土地储备,经营利润用于买地,真金白银变成存货(土地)。而地价款金额甚大,占用了大量经营现金流,导致经营现金流为负。如此反复循环,万科对外融资也就停不下来。

2007、2008年,万科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04.38亿元、-0.34亿元。王石当年的买地尴尬可想而知。但是到了2009年,这种怪象出现逆转。自2009年至今,万科的经营现金流一直为正。万科破了“行规”——经营现金流转正!

最宝贵的是,2012年,万科经营现金流持续为正。同时,万科居然实现了125亿元净利润和1031.16亿元的营业收入。系列财务指标显示,万科的身段越来越柔软、轻盈,它凭借的就是合作开发模式——依靠合作伙伴的土地或资金,迅速做大做强。万科的公开表述是:持续经营;占有资源,遏制竞争对手;战略扩张;未来增值的期望;稳定的利润回报。

的确,合作开发带给万科的好处显而易见:两头在外。土地与土地方合作,资金与资金方对接,凭借品牌实力,万科成为土地方与资金方的“带路党”。 万科董秘谭华杰曾对“两头在外”有着清晰的解读:虽然合作比例和ROE提升之间并没有简单的量化关系,但是有较为明确的正相关性,合作比例越高,意味着万科用同样的净资产,可以操作更大的规模,获得更多的品牌效应和管理输出收益。

万科一直在质疑中成长。2009年11月,《中欧商业评论》发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丁远的文章《万科真相》,认为万科做大真正的秘密是资本运作能力。文章说,经过数据分析发现,万科一半以上的净利润是由房价上涨带来的。因为过去五年,万科销售规模增长十倍,但盈利仅增长五倍左右。

丁远的研究结论一出,业界哗然。据《财经》报道,郁亮曾公开回应,认为上述论断有一定道理,但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许多地产公司也实现了股权融资,却只有万科迅速在规模上做大,因此,单一用融资来解释万科的成功,并不公平。他甚至开玩笑称,在当前的游戏规则下,地产与金融业民企逐渐不能碰了,“你的盈利累积永远赶不上发展门槛的提高,除非你去贩毒。”

丁远教授的研究显然搞错了关系,利润率与规模并非是衡量上市公司的标准,对股东回报的财务指标是净资产回报率(ROE)。把ROE拆解,有三个部分,一是净利润率,二是周转率,三是杠杆倍数。万科不在净利润率上做文章,而在高周转和杠杆倍数上做足文章,提高了ROE,恰恰是对股东负责的表现。

在没有A股市场融资的日子里,万科同样能够通过高周转来实现ROE.跟以往不同的是,万科通过合作,找到一批人帮助他实现了这个目标。

“以我为主”

众所周知,合作就会有责权利的划分和纠纷,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而万科始终掌控合作可能带来的风险。那么,万科的风险管控秘诀是什么?

有限的公开资料显示,万科设置了合作开发五大原则:在合作项目的资金投入上,万科至少降到独立开发的60%以下,降低资金投入的同时不增加负债,不降低投资收益率。

在合作对象和模式的选择上,优先考虑与土地方合作,优先选择设立项目公司模式(详见《万科海外金融局》新都万科模式),其次是合作建房模式、股权收购模式;与资金方合作,优先选择联合竞买,其次是中山万科模式(详见《万科海外金融局》)以及信托。

在风险控制上,通过控制付款节奏控制合作风险,牢牢控制项目经营管理权。

回报水平上,万科参与合作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原则上应不低于18%,投资收益率应不低于20%.财务处理方面,合并报表的时机可控。合作项目的资产负债率不高于万科平均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通过万科与关联公司之间、万科与合作方之间,转让其持有的合作公司的股份实现。从项目立项起两年内产生利润的合作项目,可合并报表。而在合作收尾时,万科会收购合作方在项目公司中的股权。

可以看出,“以我为主”是万科对外合作的宗旨。无论哪一种合作,一定要使收购付出的现金仍然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此,掌控合作合资公司的主导权是万科的底线。在各种财务数据达标后收购,将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万科热衷成立合资或合作公司,实际上是收购优质土地充沛的企业,对方直接以土地入股,这样万科就不用掏钱买地,其目的也是弥补现金流不足。当然,万科在合作过程中还会多渠道筹资,为合作开发提供金融服务。另外,在企业内部,万科一向通过真金白银的激励来推动经营现金流的实现。

这五种武器,使得万科始终能够把握住三个财务指标:资产负债率、净资产回报率(ROE)(集团层面)、内部收益率(项目公司层面)。更深层次上,万科合作开发的核心是保持控制权,并保证现金流平衡!具体过程则是渐次增持股权,最后收购,项目公司财务达标,合并报表。这既是风险管控,也是合作利益分配的模式所在。

从2010—2012三年间,万科斥资440亿元背后,对应着290家新增公司的管理。曾经,万科曾用自己的教训得出结论:即便是优秀的公司,一旦跨地域经营,可能就是它噩梦的开始。1992年,万科跨地区经营的第一步就铺开到十几个城市。但是由于缺乏跨地区管理经验,万科万般无奈,将经营范围缩小到4个城市。1998年,万科开始了它的二次扩张。伴随跨区域经营,万科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与土地方合作,与资金方合作。在合作的背后,是通过现金流管理实现风险管控。

以最近两年(2011—2012年)万科股权投资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万科合作开发的风险控制路径:无论是新设公司,还是收购公司,投入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股本金的比例都极少,万科资金主要投向万科的子公司:重点增资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只能分配极其有限的资金。是不是万科采取“歧视”政策,厚此薄彼?并非如此!全资子公司通常有一个身份的变化过程:先是联营公司,后是合营,再是子公司,最后是全资子公司。这四者身份转换,取决于项目公司的财务指标是否符合万科集团的并表条件。

所以,我们看到,万科合作开发伙伴众多,但投资收益少得可怜:2011、2012年,投资收益占到营业利润4.44%、4.42%.投资收益占比如此接近,很难说万科的联营合营公司财务没有受到严格的管控。

虽然万科对联营公司、合营公司下的“本钱”(股本金)不多,2011、2012年分别是11.95亿元、5亿元。实际上,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实实在在是万科的“心肝宝贝外甥”。万科对其进行源源不断的资金输血,2011年是101.54亿元,2012年91.09亿元。在对“心肝宝贝外甥”输血同时,万科有选择地将其纳入报表。2011、2012年,万科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分别是40.75亿元、28.61亿元。财报统计显示,跟联营合营公司在合并报表时产生的投资回报相比,万科对其股权收购的价格极其便宜。可以确定,万科与合作伙伴肯定有预先多项约定。这些约定的履行过程,基本体现为万科对联营合营公司股权收购。

魅力之城的蹊跷之旅

以万科收购大连万科魅力之城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万科魅力之城)为例。

2012年万科年报披露,8月20日,万科以对价美元0.50亿元收购了Excel Right Investments Limited(以下简称ERIL)100%的股权;ERIL持有大连万科魅力之城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魅力之城)45%股权。通过此次收购,万科100%控股大连万科魅力之城。而这时恰是摘挑子的收获季节:截至2012年12年31日,魅力之城项目预售比例高达96.83%,预售款23.71亿元。年报还披露,首批预售款将在2013年3月结转。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